捉书网

第三十三章 大佬们都来看他 (第1/2页)

人间四月芳菲尽,老子真是日狗啦。

这一次禁足时间比较久,整个四月就窝老头儿那里弹棉花。宫商角徵羽到底是什么鬼?右手八法那些个手段除了让老张想起曾经的加藤鹰之手,真的没别的念想。轻拢慢捻抹复挑,这是弹琵琶的,听着就很黄很暴力。

然而弹棉花……弹琴也不遑多让。

当然了老头儿虽然跟他儿子小声地说“朽木不可雕”之类的话,然而张德假装没听到,反正死活赖学士府不回去。

现在多危险啊,刚进五月就死了二十几个和尚,回家务农的秃驴都有好几百了。倒闭关门不能继续给女施主开光送子的如来俱乐部一共有九家,其中就有平康坊的菩萨寺。

大理寺有个月入八贯的正义使者,差人过来调查智障大师的行踪。老张眨了眨眼,心说李二做皇帝能做的史留名并且让后来的皇帝们使劲夸,智力真是没得挑。

骗人的最高境界就是,骗的所有自己的忠犬都觉得骗局是真的。

李二当然知道智障大师肯定没有喽,但是手下的这般鹰犬,却很认真地在追杀智障大师,连“飞骑”中的精英“百骑”都出动了。

当然了,很多人都在琢磨,梁丰县男那些个诗,到底是从哪儿弄来的呢?大唐很大,但能写诗装逼的人很少,说白了圈子很小,谁不知道谁啊。

你满肚子的才华,没等你吐出来,江湖上的朋友早就帮你满世界吹了。为什么?因为你的才华得到了使用,苟富贵勿相忘是必须的吧。

花花轿子人抬人,道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说清楚了。

遭人恨的张德窝学士府,那当然是没人来殴打他了。不过整个四月来学士府看他跟逛动物园看熊猫的大佬有好些个,比如说尉迟恭,身为张公谨叔叔的好朋友,他咧着嘴过来一巴掌拍他肩头,差点当场死亡。

完了姓程的拎着斧子上门,最终因为陆老头儿大门紧闭,没让这老王八蛋进来砍人。不过这老货在大门外整整骂了三天,全长安都知道他在曲江会上差点儿吓尿。更加不幸的是,全长安都知道他儿子在曲江会上被吓晕。

接着是孔祭酒,黑着脸的老孔是斯人,所以他进了学士府,没和陆元朗说话,毕竟嘴炮技术哪家强,江东吴县找元朗。老孔站张德面前就开始指指点点,然后骂什么斯扫地斯败类斯禽兽斯人渣,总体来说还是肯定了张德比较斯这一特点的。

张德也纳闷,人家尉迟恭程知节过来要砍死老子,那是因为他们差点吓尿。你这是玩什么节奏?

然后骂骂咧咧中,孔圣后裔基本上把他内心的惶恐和徘徊交代清楚。老张前因后果一琢磨,顿时大怒:操,这老不休居然这么蔫儿坏,勋贵子弟上曲江会丢人现眼,这事儿原来是你这老货撺掇的!

要不是旁边站着孔祭酒的同僚兼艺术老师陆元朗,拼着被李皇帝关进大理寺,也要让孔老头儿知道为什么花儿这样红。

然后孔祭酒离开的时候公开放话,国子监肯定不收你!有你没老夫!

这话说的,我又不姓孔……

来的这些个人,张德觉得都没啥,但是山羌作乱打出旗号要让裴寂当皇帝这消息一出来,长孙无忌就上门了。

别人上门,陆元朗就是在那里喝茶吃核桃,很悠哉。唯有长孙无忌一到,陆元朗直接闪人,说是去西市买菜。

老头儿快八十的人了,十八学士之一,堂堂吴县男,还亲自买菜,节俭如斯,让人肃然起敬。

然后张德就站大厅中央,被长孙无忌和他几个儿子围观。

没错,除了长孙冲,还带了长孙涣、长孙浚、长孙淹仨小屁孩,还一小子以前没在务本坊见过,估计是小老婆生的,被老张无视了。但有个小姑娘,真特么漂亮,和薛招奴那种小笼包不一样,这就是一块上面放了新鲜草莓的奶油蛋糕。

虽说长孙无忌带着人围观他,但他也在那里打量着小姑娘,真漂亮,这么粉雕玉琢的小姑娘,长孙无忌到底通过什么手段弄出来的?

“你很好,连司空都被你牵连,险些丢了性命。”

长孙无忌大喇喇地坐在案后,然后很是轻佻地说道。

老张顿时心一凉:我擦,我知道了,老裴被算计不仅仅是李二郎一个人的事情,特么还有你这老阴货。

老阴货不是他说的,是尉迟恭说的,四大天王互黑是常有的事情。比如长孙无忌就说过尉迟恭是朔州匪类……

和房谋杜断这种琴瑟和谐不同,尉迟和长孙,那绝对是相爱相杀,两人的政治生命完结都很有戏剧性,都超出了自己导演的剧本之外。

尉迟恭是没想到皇帝会移情别恋,长孙无忌是没料到特么当年算计武士彠的时候,早知道把她闺女送进平康坊的。

“齐国公何出此言?裴司空结交妖人欺上瞒下,乃是咎由自取,与我何干?”

“老夫十一岁的时候,若有你这般机灵,也不至过的艰难。”他仿佛回想起在舅舅家里寄居的日子,他那三个兄长完全没搞头,最后自己和妹妹相依为命,然后靠着送妹子给官二代才搭上了走上人生巅峰的路。

当然那个官二代也没亏待他,前年他就当上了吏部尚,全大唐官僚都要跪舔的对象。

齐国公这种东西就是添头,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,长孙无忌觉得自己超越老爹不在话下。

他爹只是分裂突厥,但他辅佐的君王,今年就要干死突厥佬。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
新书推荐

大明流匪" 过天门" 视频通古代:盘点十大亡国昏君" 凤女无双" 李世民:逆子,你敢抢朕的女人" 羊村的快乐生活" 赵公子"